欢迎光临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主页

材料学院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实现新突破

马炳豪、王敏/文 宣传部 庄媛/摄    发布时间: 2023-11-01    已浏览: 141

10月28日至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院项目《动力电池热管理用多功能相变材料(BTPM)》(指导教师:李宁、程晓军、王敏在主体赛道荣获国赛一等奖,项目《激光“膜”力--VOC尾气过滤专用膜指导教师:成骏峰、曹峥、刘春林荣获国赛三等奖(科技专项赛卫星级),取得我院自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校党委副书记黄海燕慰问我院参赛师生

动力电池热管理用多功能相变材料(BTPM)》项目参赛师生团队合影

激光“膜”力--VOC尾气过滤专用膜》项目参赛师生团队合影

2021年至今,动力电池热管理用多功能相变材料(BTPM)项目团队成员深入实验室和工厂不断探索动力电池热管理多功能化新策略,在走访江苏溧阳,福建宁德等地进行深入调研后,项目团队探索出碳硼烷引入聚硅氧烷的相变式热管理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对技术的探索日趋成熟,已具备10余项发明专利,团队采用的相变材料热管理技术在国内尚属首创。20235月,该项目取得江苏省第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同年8月,团队成员对项目进一步优化调整,成功入围全国终审决赛;激光“膜”力--VOC尾气过滤专用膜》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室温激光诱导炭化工艺,实现聚合物炭化膜的低能耗、低成本制备,解决了传统高温炭化工艺的高能耗、高成本问题。本项目已完成中试生产,并已应用于空气净化、VOC尾气处理等领域,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在今年江苏省第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黑科技专项赛最高奖项“星系级”作品,并最终斩获国赛三等奖(黑科技专项赛卫星级)的好成绩!

动力电池热管理用多功能相变材料(BTPM)》项目指导教师李宁对团队成员进行备赛培训

动力电池热管理用多功能相变材料(BTPM)团队成员在“挑战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展上为巡展同学讲解项目创新点

激光“膜”力--VOC尾气过滤专用膜》项目参赛师生在省赛颁奖典礼现场

备赛期间,校团委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全程关心各项备赛工作在比赛发动、项目动员、团队培训、赛前打磨等各个环节予以全方位指导,持续提升项目的总体竞争力,为比赛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通过生产工厂实地考察、模拟答辩、完善报告等方式不断打磨项目。项目相关成果也被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等媒体集中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动力电池热管理用多功能相变材料(BTPM)团队师生接受媒体采访

  奋斗创新青春,挑战成就卓越!材料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搭建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学院多材料门类的学科优势,聚焦新能源产业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精心设计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场景,引导学院学子秉持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攀登科技高峰。未来,将进一步做好科创育人工作,助力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养出更多顺应时代需要的顶尖科技人才